“学习外语一定要跟着外国人学习,这样效果最好。” 许多学生或家长持这样一种观点,暂且不说这种观点的对与错。我们先来谈谈语言是什么?
语言是交流的载体、工具,同时也承载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等多种元素。学习语言通常需掌握:听、说、读、写,这四个部分,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婴儿,从落地一开始,他/她就是按照这种顺序来学习语言的。婴儿不需要先学习语法和语言规律,他们通过模仿的本能,以及反复试错中,不断纠正发音和说话的顺序,从而熟悉掌握这门语言说话的规律。所以,当婴儿来到这个世上,第一个语言便是他/她的母语。婴儿的大脑是空白的,输入什么语言,便本能的快速汲取并掌握。因此,我们会惊奇地发现:有些5岁学龄前的儿童,同时能够掌握几门外语。
是的,5岁前,人更容易掌握多种语言,这是有科学依据的。但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,随着对母语的应用自如,此时的我们说话就是条件反射,我们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对于母语的路径依赖。这时的我们,已然在无意识中,完全遵循了这门语言的发音规律、语法规律、变化规律及情景规律。因此,当我们此时再要去学习一门外语时,就感到何其艰难。显然,新的语言意味着全新的发音和语法规律,我们要打破了现有的习惯,重新学习新的规律,建立新的说话体系,困难是显而易见的。
这就是为什么,当我们学习英语、意大利语或其它语言时,我们都会感到困难和混乱。也有人说,语言就是环境,没错,如果你是婴儿或孩子,语言对你而言,就是环境,只要将你放到这个语言环境中,你就能掌握这门语言;而我们也经常看到,一个成年人,不懂当地的语言,突然在海外生活,多年以后(30年甚至更久),他/她依然不会说当地的语言。这是因为,成年人已经丧失模仿语言的第一本能,如果在这个年龄阶段,想掌握一门外语,需从:发音、语法、阅读、听说、写作,一步一步来进行。
回想我们70后、80后那个年代的孩子,都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,而当今,是从小学开始英语课程,甚至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介入。但无论是小学、初中、高中,还是大学阶段,外语课程的设置永远都是一种规律:中教老师教你字母、音标、语法、阅读、写作,而外籍老师只负责你的听力和口语。只有在扎实地学习基本功(语法)的同时,才能有效去模仿外教的发音和句子;因此,外教课的核心在于:让你的语音更纯正。
语言的精髓在于语法规律和文化背景,语法就是框架,没有框架,就不能形成句子。设想,此时如果是一名外教,从你语言学习的一开始,就教授你发音、语法、口语和听力,那么,我们设想在同样的教学周期内,一名外教能否全面的、细致的运用熟悉的中文,来为你讲解清楚每一个语法点和语言规律? 同时这名外教还要考虑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。而在同样的教学周期内,由一名中教老师来教你语法、阅读和写作,外教老师教你的口语和听力,你认为,哪一种教学模式,更科学、更务实? 大量外语教学实践中,数以万计的实例证明,学习一门外语,中外教结合是最科学、严谨、有效的教学模式。试问,在当今中国大学的外国语学院里,哪一所不是遵从这种教学规律。相反,打破这种教学规律,你势必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和精力…
因此,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,不盲从、不跟风,理性客观的作出判断:外国的月亮,难道一定比中国圆 ?
作者:Eva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